新疆高速公路服務區400立方玻璃鋼化糞池安裝紀實
新疆高速公路服務區 40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安裝紀實
新疆某高速公路服務區地處戈壁地帶,是連接南北疆的重要交通節點,日均車流量超 5000 輛,日均接待司乘人員 2000 余人。隨著車流增長,原有污水處理設施頻繁堵塞,2023 年啟動 40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安裝項目,歷經 15 天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。以下是詳細安裝過程紀實。
項目背景與選型考量
該服務區原有 200 立方混凝土化糞池,因新疆晝夜溫差大導致池體開裂,每年維修 2-3 次仍無法滿足需求。旺季時污水外溢,不僅影響服務區環境,還因環保問題面臨整改壓力。
經測算,服務區每日污水排放量約 60 立方,400 立方容量可滿足 7 天緩沖處理需求,適配車流高峰波動。對比多種材質后,選擇玻璃鋼化糞池,因其抗凍、抗腐蝕性能更適應戈壁氣候。
選型時重點考察了三家本地廠家,最終選擇具備新疆極端環境設備生產經驗的企業,要求產品通過 - 35℃凍融測試和 70℃高溫老化測試,確保在服務區特殊環境下耐用性。
前期準備:克服運輸與場地難題
設備運輸需穿越 300 公里戈壁路段,選擇 3 輛重型貨車分片運輸,每車裝載 2-3 片罐體,全程 GPS 監控并配備備用輪胎,避免因路況差延誤工期。
施工前對服務區閑置地塊進行勘察,該區域地下水位低但土壤為砂質,需提前 7 天進行地基處理:鋪設 50 厘米厚級配砂石并碾壓夯實,防止安裝后沉降。
提前協調高速交警辦理施工許可,將施工區域設置在服務區后側,用圍擋隔離并預留應急通道,確保不影響車輛正常??亢退境巳藛T安全。
安裝施工:分步驟精準推進
第一步基坑開挖,采用挖掘機配合人工修整,坑深 4.5 米、長 12 米、寬 8 米,邊坡按 1:0.8 放坡,坑底鋪設 20 厘米厚混凝土墊層,邊角做圓弧處理防磕碰。
第二步吊裝拼接,用 50 噸吊車將 6 片罐體依次吊裝到位,每片對接處涂抹專用密封膠,再用玻璃纖維布加固,拼接完成后注水至 1/3 高度,測試密封性無滲漏。
第三步管道連接,采用 DN300 HDPE 管連接化糞池與服務區排污口,管道埋深 1.8 米(低于當地凍土層),接口處做防腐處理并包裹保溫棉,確保冬季不凍裂。
應對極端環境的專項處理
針對新疆強紫外線,罐體外側噴涂抗 UV 防腐涂層,厚度達 0.5 毫米,可減少陽光直射導致的材質老化,延長使用壽命至 30 年以上。
為抵御風沙侵襲,在化糞池頂部搭建 1.2 米高鐵皮防護棚,棚頂向兩側排水,周邊設置 50 厘米高擋沙墻,防止風沙堆積影響設備散熱。
冬季保溫采用 “雙層防護”:罐體包裹 5 厘米厚聚氨酯保溫層,外部再套一層防水帆布,管道加裝電伴熱帶,溫度低于 5℃時自動啟動加熱。
驗收與試運行效果
安裝完成后,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驗收:閉水試驗 24 小時水位下降僅 1.2 厘米,抗壓測試承重 10 噸無變形,各項指標符合《高速公路服務區污水處理設計規范》。
試運行 3 個月期間,經歷夏季 40℃高溫和秋季沙塵暴天氣,設備運行穩定。服務區負責人表示:“再沒出現過污水外溢,衛生間異味明顯減少,保潔工作量減輕了一半。”
數據監測顯示,處理后的污水 COD 濃度從 220mg/L 降至 65mg/L,達到排放標準,可用于服務區綠化帶灌溉,每月節約用水 200 噸。
施工團隊與安全管理
施工團隊由 12 名經驗豐富的工人組成,其中 6 人有新疆野外施工經歷,熟悉戈壁環境作業規范。每日開工前進行安全交底,重點強調吊裝操作和基坑防護注意事項。
現場配備 2 臺滅火器、1 臺應急發電機和醫療急救箱,施工人員全程佩戴安全帽和反光背心,夜間安排 2 人值班看守設備材料,確保施工安全。
與服務區聯動建立應急機制,若遇極端天氣立即停工,將設備部件轉移至室內,待天氣好轉后再施工,整個過程未發生安全事故。
該 40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的成功安裝,為新疆高速公路服務區污水處理提供了可復制經驗。通過針對性的設計和施工,設備不僅適應了當地極端環境,還降低了后期維護成本,保障了服務區的正常運營,為過往司乘人員提供了更舒適的休息環境。隨著新疆交通網絡的完善,這類環保設施將在更多服務區發揮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