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解新疆100立方玻璃鋼化糞池的基坑開挖與回填標準
詳解新疆 10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的基坑開挖與回填標準
在新疆地區安裝 10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,基坑開挖與回填是決定設備后期穩定性的關鍵環節。新疆多樣的地質(如戈壁礫石、鹽堿土、沙質土壤)和極端氣候,對基坑施工的規范性要求更高,若不遵循標準操作,易導致設備沉降、滲漏等問題。明確基坑開挖與回填的具體標準,能為施工提供科學依據,保障玻璃鋼化糞池長期穩定運行。
一、基坑開挖前準備:勘察與規劃先行
新疆地質條件復雜,施工前必須開展詳細地質勘察,這是制定開挖方案的基礎。需委托專業機構檢測施工區域土壤類型、承載力、地下水位深度及凍土層厚度,例如沙質土壤需重點評估松散程度,鹽堿土需關注腐蝕性,這些數據直接影響基坑尺寸和防護措施。若忽視勘察,按統一標準開挖,易出現基坑坍塌或地基不穩。
根據勘察結果確定基坑尺寸,10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罐體直徑約 3-4 米、高度約 2.5-3 米,基坑開挖尺寸需預留操作空間。常規標準為:基坑直徑比罐體大 1.2-1.5 米,深度比罐體高度多 0.8-1 米(含墊層厚度),例如罐體直徑 3.5 米時,基坑直徑需達到 4.7-5 米,確保施工人員有足夠空間進行墊層鋪設和罐體安裝。
同時,需提前規劃排水與防護方案。新疆部分區域地下水位較高或夏季降水集中,需在基坑周邊開挖臨時排水溝(寬 30cm、深 40cm),并放置抽水泵,防止雨水或地下水灌入基坑;若施工區域多風沙,需搭建臨時防風棚,避免風沙影響基坑開挖精度,保障施工安全。
二、基坑開挖規范:分層開挖 + 精準控制
基坑開挖需遵循 “分層開挖、嚴禁超挖” 的標準,尤其是在新疆松散或不穩定地質區域,一次開挖深度過深易引發側壁坍塌。常規分層厚度控制在 0.8-1.2 米,每層開挖完成后,需對側壁進行臨時支護,支護方式根據地質調整:戈壁礫石區域采用鋼板樁支護,沙質土壤采用沙袋堆碼支護,支護結構需牢固,能承受土壤側向壓力。
開挖過程中需精準控制深度與平整度,使用水準儀實時監測基坑底部標高,避免超挖或開挖深度不足。若出現超挖(深度超過設計值 5cm 以上),嚴禁用松散土壤回填,需采用級配砂石分層壓實回填,壓實度不低于 93%,確保基坑底部承載力達標;基坑底部平整度誤差需控制在 5mm 以內,若表面凹凸不平,需用人工清理或小型壓路機平整,防止影響墊層施工質量。
此外,需避開極端天氣開挖。新疆夏季正午高溫(超 40℃)易導致施工人員中暑,冬季低溫(低于 - 20℃)會使土壤凍結難以開挖,優先選擇春秋季(氣溫 5-25℃)施工;若冬季必須開挖,需提前用熱水循環融化凍土,開挖后立即覆蓋保溫層,防止基坑底部土壤凍結。
三、基坑墊層施工:筑牢設備 “基礎防線”
墊層是連接基坑與玻璃鋼化糞池的關鍵層,需根據新疆地質特點選擇合適的墊層材料與厚度。對于承載力較弱的沙質土壤或鹽堿土,采用 “砂石墊層 + 混凝土墊層” 雙層結構:先鋪設 20-30cm 厚級配砂石(粒徑 5-20mm),分層壓實(每層壓實厚度不超 15cm,壓實度≥94%);再澆筑 10-15cm 厚 C25 混凝土墊層,混凝土內添加抗裂纖維,增強抗凍性(適應新疆冬季低溫)。
混凝土墊層施工需嚴格遵循標準流程,澆筑前需清理基坑底部雜物與積水,確保底部干燥;澆筑時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,振搗時間控制在 20-30 秒 / 處,直至混凝土表面無氣泡、泛漿,避免因振搗不密實出現蜂窩、麻面;澆筑完成后需覆蓋土工布灑水養護,養護周期不少于 7 天,冬季養護需加蓋保溫棉,確保混凝土強度達標(抗壓強度≥25MPa)。
墊層施工完成后需驗收,重點檢查平整度、厚度與強度:用 2 米靠尺檢測平整度,誤差≤3mm;用鉆芯取樣法檢測混凝土強度,確保符合設計要求;驗收合格后,在墊層表面鋪設一層 0.5mm 厚 HDPE 防水膜,防止后期污水滲入基坑土壤,保護墊層穩定性。
四、回填材料選擇:適配新疆環境,確保穩定性
回填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玻璃鋼化糞池周邊土壤的密實度,需結合新疆地域特點篩選。優先選用本地優質素土(含泥量≤10%,不含尖銳石塊、建筑垃圾),若施工區域為鹽堿土,需對素土進行脫鹽處理(用淡水沖洗后晾曬),避免鹽堿腐蝕罐體;若為沙質土壤,需摻入 10%-15% 的黏土,改善土壤粘性,提高壓實度。
禁止使用以下材料回填:粒徑超過 5cm 的石塊(易擠壓罐體導致變形)、生活垃圾(易腐爛產生空隙,導致土壤沉降)、凍土塊(冬季回填后凍土融化會出現空隙,影響密實度)。回填前需將材料晾曬至含水率 15%-20%(手握成團、落地即散),含水率過高易導致土壤后期沉降,過低則難以壓實。
對于玻璃鋼化糞池頂部及周邊 30cm 范圍內的回填,需選用細土(粒徑≤2cm),避免粗顆粒材料直接接觸罐體,防止劃傷或擠壓罐體;回填材料需提前過篩,去除雜質,確保材料均勻,為后續分層壓實奠定基礎。
五、回填施工標準:分層壓實 + 全程監測
回填需遵循 “分層回填、對稱壓實” 的原則,每層回填厚度不超過 30cm,從玻璃鋼化糞池兩側同時回填,避免單側回填導致罐體傾斜。壓實設備根據回填位置調整:罐體周邊 30cm 范圍內采用小型手扶壓路機(噸位≤1.5 噸)或蛙式打夯機,避免大型壓路機擠壓罐體;遠離罐體區域可采用中型壓路機(噸位 3-5 噸),壓實度需達到設計要求(罐體周邊≥93%,遠離罐體區域≥90%)。
回填過程中需實時監測罐體狀態,每回填 2 層需用水平儀檢測罐體垂直度,誤差≤1‰(即罐體高度 3 米時,垂直度偏差≤3mm),若發現罐體傾斜,需立即停止回填,調整罐體位置后再繼續;同時監測土壤壓實度,采用環刀法取樣檢測,每 50㎡取 1 個樣,確保壓實度達標,避免后期土壤沉降。
頂部回填需特別注意:當回填至罐體頂部 10cm 處時,需鋪設一層 20cm 厚的防滲土工布,再繼續回填素土;回填至與地面齊平時,需在罐體頂部澆筑 10cm 厚 C20 混凝土蓋板,蓋板面積比罐體頂部大 50cm / 邊,增強頂部承重能力(可承受行人或小型車輛通行),同時防止雨水滲入罐體周邊土壤。
六、特殊區域回填補充標準(新疆地域適配)
針對新疆戈壁礫石區域,回填時需先清理基坑周邊散落礫石,在罐體外側包裹一層 5cm 厚的橡膠緩沖層,再回填摻有少量礫石的素土(礫石含量≤5%),防止礫石直接摩擦罐體;壓實過程中需放慢壓路機行駛速度(≤2km/h),避免礫石撞擊罐體。
對于新疆鹽堿土區域,回填后需在罐體周邊 1 米范圍內鋪設一層 0.3mm 厚的防鹽堿隔離膜,隔離膜搭接寬度≥15cm,采用熱熔焊接密封,防止鹽堿成分滲透至罐體表面,延長玻璃鋼化糞池使用壽命(玻璃鋼雖耐鹽堿,但長期接觸高濃度鹽堿仍有腐蝕風險)。
冬季回填需嚴格控制溫度,當氣溫低于 - 5℃時,需對回填土加熱(加熱至 5-10℃),避免凍土回填;回填完成后,在罐體周邊覆蓋 50cm 厚的干草或巖棉保溫層,防止冬季土壤凍結膨脹擠壓罐體,待春季氣溫回升后再拆除保溫層。
總之,新疆 10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的基坑開挖與回填,需結合地域地質、氣候特點,嚴格遵循勘察、開挖、墊層、回填的全流程標準。只有把控好每一個細節,才能確保基坑穩定,為玻璃鋼化糞池提供安全的安裝環境,保障設備長期高效運行,助力新疆地區污水治理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