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大風地區如何穩固安裝100立方大型玻璃鋼化糞池?
新疆大風地區如何穩固安裝 100 立方大型玻璃鋼化糞池?
新疆多風地區(如塔城、阿勒泰、克拉瑪依等)年均風速高,部分區域陣風可達 10 級以上,大風易導致 100 立方大型玻璃鋼化糞池安裝后出現移位、傾斜,甚至罐體損壞。玻璃鋼化糞池自身重量較輕(約 10-15 噸,裝滿污水后約 30-40 噸),若安裝時未采取針對性穩固措施,難以抵御強風沖擊。掌握大風地區的專屬安裝方法,能為玻璃鋼化糞池筑牢 “防風屏障”,保障長期穩定運行。
一、前期選址避風險,遠離風口與強風區域
新疆大風地區安裝玻璃鋼化糞池,選址是第一道 “防風防線”,需優先避開風口與強風高發區域。若施工區域內有山谷、河道等天然風口,需將化糞池安裝在風口上風向 50 米以外的平坦地帶,避免強風直接沖擊罐體;若場地周邊有高大建筑物或防護林,可將化糞池布置在其背風側,利用遮擋物削弱風力,降低風對設備的影響。
選址時還需評估場地平整度與土壤穩定性,避免在坡度超過 5° 的斜坡或松散沙質土壤區域安裝。斜坡區域受大風影響,易出現土壤流失,導致化糞池基礎松動;松散沙質土壤在強風作用下易形成流沙,破壞地基穩定性。優先選擇土壤密實、地勢平坦的區域,為后續穩固安裝奠定基礎。
此外,需查詢當地氣象數據,明確歷年最大風力、風向規律,將化糞池安裝方向與主導風向保持一致(罐體軸線平行于主導風向),減少風阻。例如當地主導風向為西北風,可將化糞池沿西北 - 東南方向布置,避免罐體側面直接承受強風沖擊,降低移位風險。
二、強化地基抗風性,筑牢底部穩固基礎
大風地區的地基需比普通區域更堅固,才能抵御風力引發的土壤擾動。10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地基需采用 “砂石墊層 + 混凝土承臺” 組合結構:先開挖深度 1.2 米的基坑,鋪設 30cm 厚級配砂石(粒徑 5-20mm),分層壓實(每層壓實厚度 15cm,壓實度≥95%),增強土壤密實度;再澆筑 50cm 厚 C30 鋼筋混凝土承臺,承臺內植入 Φ12mm 鋼筋網(間距 20cm×20cm),提升地基整體抗拔與抗傾覆能力。
混凝土承臺尺寸需大于罐體底部尺寸,通常比罐體直徑大 1.5 米,例如罐體直徑 4 米時,承臺直徑需達到 5.5 米,增大地基與土壤的接觸面積,減少大風導致的地基局部受力集中。承臺邊緣需設置 10cm 高的擋水沿,防止雨水沖刷承臺周邊土壤,避免土壤流失影響地基穩固。
地基施工完成后,需在承臺表面涂刷 2 層環氧防腐涂層(厚度≥0.3mm),一方面防止新疆鹽堿土壤腐蝕承臺,另一方面增強承臺表面摩擦力,便于后續罐體與地基的固定連接,減少大風導致的罐體滑動。
三、罐體多重固定,抵御強風沖擊
10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自身重量有限,需通過多重固定措施,增強抗風能力。首先在罐體底部與混凝土承臺之間設置 “防滑連接件”,采用 304 不銹鋼材質的 L 型角鋼(厚度 8mm),角鋼一端用膨脹螺栓固定在承臺表面(螺栓間距 50cm),另一端與罐體底部預埋的鋼板焊接,每側罐體至少設置 8 個連接件,形成 “環形固定圈”,防止罐體水平滑動。
其次在罐體頂部設置 “防風拉索”,選用直徑 12mm 的鍍鋅鋼索(承重≥5 噸),拉索一端固定在罐體頂部的預埋吊耳上(每側 2 個吊耳,對稱布置),另一端固定在周邊的混凝土錨樁上(錨樁深度≥1.5 米,頂部低于地面 30cm)。拉索與地面夾角控制在 45°-60°,每側設置 2 根拉索,形成 “三角穩定結構”,抵御側向強風沖擊,避免罐體傾斜。
拉索安裝時需調整松緊度,用張力計檢測拉索張力(每根拉索張力≥2 噸),確保受力均勻;拉索與罐體接觸處需包裹 5cm 厚橡膠墊,防止強風導致拉索與罐體摩擦,損壞玻璃鋼材質。
四、基坑回填加固,形成 “防風緩沖層”
大風地區的基坑回填不僅要保證密實度,還需形成 “防風緩沖層”,減少強風對罐體的間接影響。回填材料選用混合土(素土 + 15% 水泥),水泥能增強土壤粘性,提升回填土整體穩定性,避免大風導致土壤顆粒松動。回填時分層進行,每層厚度 25cm,用 2 噸振動壓路機壓實(壓實度≥94%),從罐體兩側對稱回填,防止單側回填導致罐體偏移。
在罐體周邊 1 米范圍內的回填層中,每隔 50cm 鋪設一層土工格柵(雙向拉伸型,抗拉強度≥20kN/m),土工格柵能增強土壤整體性,阻止土壤在強風作用下出現橫向位移,形成 “土壤加固網”,進一步穩固罐體周邊環境。
回填至罐體頂部 30cm 處時,需澆筑 10cm 厚 C20 混凝土蓋板,蓋板邊緣超出罐體直徑 50cm,蓋板內植入 Φ8mm 鋼筋網(間距 25cm×25cm)。混凝土蓋板不僅能保護罐體頂部,還能增加設備整體重量,提升抗風能力,同時防止大風卷起雜物撞擊罐體。
五、罐體周邊防風設施,削弱風力影響
在玻璃鋼化糞池周邊設置防風設施,是抵御強風的 “外圍防線”。若安裝區域風力常年較大(年均風速≥6m/s),需搭建 “防風圍墻”,圍墻采用磚砌結構(厚度 24cm),高度與罐體頂部平齊(約 3 米),圍墻與罐體間距 1.5 米,圍墻開口方向與主導風向一致,減少風阻的同時,削弱側向風力對罐體的沖擊。
若場地受限無法搭建圍墻,可設置 “防風擋板”,選用厚度 5mm 的彩鋼板,擋板高度 2.5 米,通過角鋼支架固定在地面(支架深度≥80cm),擋板圍繞罐體形成半圓形防護(開口朝向主導風向),擋板之間用螺栓連接,縫隙用密封膠填充,防止強風從縫隙穿過形成 “穿堂風”,對罐體造成擾動。
防風設施外側需種植耐旱灌木(如沙棘、紅柳),形成 “生物防風帶”,灌木間距 1 米,行距 2 米,既能進一步削弱風力,又能固定周邊土壤,減少風沙對化糞池的侵蝕,與人工防風設施形成 “雙重防護”。
六、安裝后防風檢測與維護,長期保障穩固
10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安裝完成后,需進行專項防風檢測,確保穩固性達標。首先進行模擬風力測試,用大功率風機(風速≥12m/s,相當于 6 級風)對罐體多角度吹風,持續 30 分鐘,觀察罐體是否有移位、傾斜(垂直度偏差≤1‰),拉索是否松動,若出現異常,需及時調整固定措施。
其次定期檢查防風設施與固定部件,每月檢查一次防風圍墻 / 擋板是否有破損、傾斜,拉索張力是否達標(低于 1.5 噸時需重新張緊),防滑連接件焊接處是否有銹蝕;每季度檢查一次回填土是否有沉降(沉降量≥5cm 時需補充回填并壓實),混凝土承臺是否有裂縫,及時修復隱患,避免大風天氣下問題擴大。
冬季大風與降雪疊加時,需及時清理罐體頂部與防風設施上的積雪,積雪重量會增加設備負荷,且融化后可能導致土壤含水率升高,影響地基穩定性。清理積雪時需避免使用尖銳工具,防止劃傷玻璃鋼罐體表面。
總之,新疆大風地區安裝 100 立方大型玻璃鋼化糞池,需從選址、地基、固定、回填、防風設施、后期維護等多環節入手,針對性解決強風帶來的穩固性問題。通過 “層層防護、多重加固”,讓玻璃鋼化糞池在大風環境中依然能保持穩定,為新疆多風地區的污水治理提供可靠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