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地區80立方玻璃鋼化糞池常見問題(異味、堵塞)及解決方法
新疆地區 8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常見問題(異味、堵塞)及解決方法
甲:我在新疆景區負責污水處理,最近發現 8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總出問題,要么異味特別大,游客都有意見,要么管道堵塞,污水排不出去,急得我頭都大了,你知道這倆問題該咋解決嗎?
乙:這倆是新疆用化糞池最常見的問題,主要和新疆的風沙、低溫還有污水特點有關,不過都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。今天咱們就從異味和堵塞的成因入手,一步步說清楚解決方法,保證你能快速搞定。
玻璃鋼化糞池:新疆地區異味問題的成因與解決方法
甲:先說說異味吧,尤其是夏天,一靠近化糞池就一股臭味,景區游客多,太影響體驗了,這異味到底是咋來的?
乙:新疆化糞池異味重,主要有三個原因。一是通風不暢,新疆多風沙,通風管容易被沙塵堵住,池內有害氣體(甲烷、硫化氫)排不出去,越積越臭;二是微生物活性低,冬天低溫或夏天高溫,都會讓分解污水的微生物 “偷懶”,污水沒分解完就排出,帶著異味;三是污水里雜質多,景區游客亂倒剩飯、果皮,這些有機物沒及時分解,腐爛后產生臭味。找到原因就能對癥下藥。
甲:那針對這三個原因,具體該怎么解決?比如通風管堵了,夏天高溫微生物活性低,都有啥實操方法?
乙:分三步解決,簡單好操作。第一步先通通風管,每周用竹竿清理通風管里的沙塵,頂部加裝防沙帽(網孔 1 毫米),避免沙塵再進去,通風順暢了,有害氣體排得快,異味能減 60%;第二步調微生物活性,夏天高溫時在化糞池頂部搭遮陽棚,把池內溫度控制在 30℃以內,每周加 5 公斤腐熟的羊糞,給微生物 “加餐”,讓它們快速分解污水;第三步控雜質,在游客區貼提示,禁止倒剩飯、果皮,進水口裝雙層濾網(粗網 5 毫米、細網 2 毫米),每天清理一次濾網,減少雜質進池,從源頭減少臭味來源。
甲:冬天新疆冷,化糞池也會有異味,而且比夏天還難處理,這該咋弄?
乙:冬天異味主要是低溫導致微生物活性低,還有保溫不到位讓污水結冰。解決方法也分兩步:第一步做全保溫,池體外側裹 5 厘米厚的巖棉保溫層,管道纏保溫棉,檢修口蓋保溫蓋,讓池內溫度不低于 5℃,微生物能正常工作;第二步補耐低溫菌種,每 2 個月往第二級沉淀池加一次低溫專用菌種(按每立方污水 100 克加),加快污水分解,同時打開通風管,中午氣溫高時多通會兒風,把異味排出去。這樣冬天異味能明顯減少,游客基本聞不到。
玻璃鋼化糞池:新疆地區堵塞問題的成因與解決方法
甲:再說說堵塞,上周化糞池進水管堵了,污水流不進去,差點漫到景區路上,太危險了,新疆的堵塞和其他地方比,有啥不一樣的原因嗎?
乙:新疆的堵塞有兩個 “地域特色” 原因。一是風沙導致沙土堵塞,新疆風沙大,沙土會跟著污水進管道,時間長了在管道內壁結垢,慢慢堵死;二是污水成分復雜,農村、景區的污水里有秸稈、塑料袋、果皮等雜物,尤其是景區旺季,游客多,雜物更多,容易堵在濾網或管道轉彎處。還有一個通用原因是淤泥堆積,化糞池長時間不清掏,淤泥堵了導流孔,污水流不動。
甲:那針對沙土堵塞管道,該怎么清理和預防?總不能每次堵了都找人修吧?
乙:沙土堵塞能自己清理,還能提前預防。清理的話,用 “疏通 + 沖洗” 的方法:先把進水管兩端拆開,用長竹竿裹上棉布,伸進管道里來回疏通,把沙土刮下來;然后接水管,用高壓水(壓力調至 0.3MPa)沖洗管道內壁,把殘留的沙土沖出去,10 分鐘就能通。預防的話,在進水口裝細濾網(網孔 2 毫米),每天清理一次,管道選內壁光滑的 PE 管,每隔 5 米裝一個檢查口,方便后期查看,這樣基本不會再被沙土堵。
甲:要是雜物堵了化糞池內部的導流孔或隔板,該咋弄?清理起來會不會很麻煩?
乙:內部堵塞確實比管道堵塞麻煩一點,但也能自己處理。首先打開檢修口,用手電筒照進去,看清楚堵塞位置(一般是導流孔或隔板縫隙);然后用長鉤子(頭部彎成小圈)伸進池內,把堵塞的塑料袋、秸稈等雜物勾出來,注意別用尖銳工具,避免刮傷玻璃鋼池體;要是導流孔被淤泥堵了,用竹竿通開后,再往池里加少量清水,沖洗一下導流孔,確保污水能順暢流動。清理完后,記得檢查濾網,要是濾網破了趕緊換,避免更多雜物進池。
甲:新疆農村用的化糞池,還會出現淤泥堵塞的情況,清掏也不方便,有啥辦法能減少淤泥堆積,少堵幾次?
乙:減少淤泥堆積要從 “清掏 + 維護” 兩方面入手。首先按周期清掏,農村化糞池 80 立方能供 80-100 戶用,清掏周期 10-12 個月,別等滿了再掏,清掏時讓師傅把池內淤泥清干凈,別留殘渣;其次日常維護時,每月往池里加一次微生物菌種,加快淤泥分解,減少堆積;還可以在第一級沉淀池底部裝一個小型排污閥,每 3 個月打開一次,放掉部分淤泥水,這樣能減少淤泥量,延長清掏周期,堵的次數也會少很多。
玻璃鋼化糞池:異味與堵塞的日常預防要點
甲:解決完現有問題,還得提前預防,避免以后再出麻煩,日常預防異味和堵塞,有啥簡單好記的要點嗎?
乙:記 “三查兩清一補” 就行,每天花 10 分鐘就能做到。“三查”:每天查濾網(看有沒有雜物、沙土)、查通風管(看通不通暢)、查水位(看是不是正常);“兩清”:每天清濾網(把雜物、沙土倒掉)、每周清通風管(把沙塵清理干凈);“一補”:每月補菌種(根據季節選常溫或低溫菌種)。只要堅持做,異味和堵塞的概率能降 80% 以上,基本不用再操心。
甲:景區旺季游客多,污水量突然增加,這時候該怎么臨時預防異味和堵塞?
乙:旺季臨時預防要 “加頻 + 應急”。加頻就是把 “三查兩清” 的頻率翻倍,濾網每半天清一次,通風管每天清一次,水位每 2 小時看一次;應急的話,準備好備用濾網、疏通竹竿、高壓水槍,一旦發現有堵塞跡象,馬上處理,別等堵死;還可以臨時加一次菌種,加快污水分解,避免異味。另外,協調景區內的餐廳、衛生間,錯峰排水,別在同一時間段大量排水,給化糞池緩沖時間,這樣旺季也能平穩運行。
甲:這么看來,新疆化糞池的異味和堵塞問題,也不是難解決,只要找對原因,按方法處理和預防就行?
乙:沒錯!核心就是結合新疆的風沙、低溫特點,針對性解決。異味從通風、微生物、雜質入手,堵塞從沙土、雜物、淤泥入手,再做好日常預防,基本不會再出大問題。不管是景區還是農村,按這些方法做,化糞池能一直穩定運行,還能減少維修成本。
甲:那我明天就按你說的做,先清理通風管和濾網,補點菌種,再給管道裝檢查口,應該能很快解決異味和堵塞問題。
乙:肯定能!記住處理問題要快,別拖,預防要勤,別懶,這樣 80 立方玻璃鋼化糞池在新疆用著會很省心,游客、村民也不會有意見,污水處理效果還能達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