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處理新疆100立方設備中出現的泡沫和浮渣問題?
如何處理新疆 100 立方設備中出現的泡沫和浮渣問題?
在新疆運行 100 立方污水處理設備(核心含玻璃鋼化糞池)時,泡沫與浮渣問題較為常見。新疆高硬度水質、極端溫差及農牧區污水中高濃度有機物、雜質,易導致設備內產生大量泡沫(如灰褐色、白色泡沫)和浮渣(如絮狀、塊狀浮渣),若不及時處理,會堵塞管道、影響設備散熱、降低污水處理效率,甚至溢出設備污染周邊環境。掌握科學的處理方法,能快速解決問題,確保設備適配新疆復雜工況。
一、明確泡沫與浮渣成因:結合新疆特點定位根源
新疆 100 立方設備中的泡沫,多與水質成分及菌群失衡相關。高硬度水中的鈣鎂離子易與污水中的磷酸鹽、表面活性劑結合,形成穩定的泡沫(常見于玻璃鋼化糞池進水端);若農牧區污水中混入大量洗滌劑(如牧民定居點生活污水)或牲畜糞便中的蛋白質,經厭氧菌群分解后會釋放表面活性物質,加劇泡沫產生;冬季低溫(≤5℃)導致菌群活性下降,有機物分解不徹底,未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也會形成持續性泡沫,且不易破裂。
浮渣的產生則與雜質堆積、污泥特性及設備運行參數相關。新疆多風沙,污水中攜帶的沙塵、秸稈、毛發等雜質,在玻璃鋼化糞池內隨污水流動漂浮,與污泥絮體結合形成塊狀浮渣;高硬度水質會使污泥鈣化,密度降低,易上浮形成浮渣層(厚度若超過 5cm,會阻礙污水與菌群接觸);若設備進水負荷過高(如日均超 120 立方),污水在罐內停留時間縮短,未沉降的有機物與雜質快速聚集,也會導致浮渣大量產生,尤其在夏季高溫時,浮渣易因微生物過度繁殖而增厚。
設備結構與運行環境也會加重泡沫與浮渣問題。玻璃鋼化糞池若未設置擋渣板或攪拌裝置,浮渣易隨出水溢出;新疆干燥多風,設備周邊沙塵易落入罐內,與泡沫、浮渣混合形成更難處理的混合物;部分設備曝氣系統(若有)曝氣量過大或曝氣不均,會將罐底污泥攪動上浮,與泡沫結合形成浮渣,尤其在高硬度水質中,曝氣產生的氣泡更易攜帶雜質形成穩定浮渣層。
二、針對性處理方法:分場景快速解決問題
(一)泡沫處理:根據類型選擇適配方案
針對高硬度水質與表面活性劑產生的泡沫,需從源頭降低物質濃度。在玻璃鋼化糞池進水端增設 “混凝沉淀池”(容積約 5 立方),投加聚合氯化鋁(PAC,投加量每立方水 50-80g),通過混凝反應去除水中部分鈣鎂離子與表面活性物質,減少泡沫生成;若泡沫已產生,可向罐內噴灑消泡劑(選用有機硅類消泡劑,稀釋比例 1:100),每周 1-2 次,每次噴灑量根據泡沫覆蓋面積調整(如覆蓋 1/3 罐體時噴灑 500mL),消泡劑需選擇耐高低溫型(適應新疆 - 20℃至 40℃環境),避免失效。
因菌群失衡與低溫導致的泡沫,需優化菌群環境與運行參數。冬季通過罐體伴熱裝置將水溫提升至 15-20℃,同時投加耐低溫復合菌劑(每立方水 200g),補充活性菌群,加速有機物降解,減少泡沫產生;夏季若因高溫(≥35℃)導致菌群過度繁殖產生泡沫,需搭建遮陽棚降低罐內水溫,同時減少曝氣強度(如曝氣量從 1m3/(m3?h) 降至 0.8m3/(m3?h)),避免氣泡過度產生;若泡沫長期不破裂,可在罐內安裝消泡噴淋管,用處理后的清水定期噴淋(每日 2 次,每次 30 分鐘),打破泡沫穩定性。
(二)浮渣處理:物理清除與化學調節結合
對于雜質與沙塵混合形成的浮渣,優先采用物理清除方式。打開玻璃鋼化糞池檢修口,用專用撈渣網(網孔直徑 5mm)定期打撈浮渣(每周 1-2 次),打撈的浮渣需集中收集后送至垃圾處理場,避免二次污染;若浮渣較厚(超過 10cm)且質地緊密,可先用高壓水槍(水壓 1MPa)將浮渣打散,再進行打撈,同時檢查進水格柵是否破損(若破損需及時更換,防止更多雜質進入),減少浮渣來源。
針對污泥鈣化與負荷過高產生的浮渣,需調節水質與運行負荷。向罐內投加螯合劑(如乙二胺四乙酸二鈉,每立方水 5-10g),與水中鈣鎂離子結合,減少污泥鈣化,降低浮渣產生;若因進水負荷過高導致浮渣,需立即減少進水量(降至 80 立方 / 天),并啟用應急調節池暫存污水,待浮渣清除后再逐步恢復負荷;定期清理罐內污泥(農牧區每 1-1.5 年 1 次),將污泥厚度控制在 1 米以內,避免污泥上浮形成浮渣,清理后可投加少量污泥活化劑,提升污泥沉降性。
三、長期預防策略:結合新疆地域特點構建防控體系
(一)優化預處理流程:減少泡沫與浮渣來源
針對新疆高硬度與多雜質水質,強化進水預處理。在 100 立方設備進水端依次設置 “格柵 - 沉砂池 - 混凝沉淀池” 三級預處理系統:格柵攔截秸稈、毛發(孔徑 3mm),沉砂池去除沙塵(停留時間 30 分鐘),混凝沉淀池降低硬度與表面活性劑(如前所述);預處理系統需定期維護(格柵每日清理,沉砂池每周排砂,混凝沉淀池每月清理污泥),確保處理效果,從源頭減少泡沫與浮渣產生,預處理后的污水需滿足:硬度≤200mg/L、SS≤50mg/L,再進入玻璃鋼化糞池。
(二)適配新疆環境調整設備運行參數
根據新疆季節與氣候特點,動態優化運行參數。冬季(11-3 月):將玻璃鋼化糞池水溫維持在 15-25℃(伴熱裝置),曝氣量降至 0.7m3/(m3?h),避免低溫導致泡沫;夏季(6-8 月):搭建遮陽棚,水溫控制在 30-35℃,進水量控制在 90 立方 / 天,減少負荷過高產生浮渣;風沙季(3-5 月、9-11 月):增加格柵清理頻次(每日 2 次),檢查預處理系統是否堵塞,防止沙塵與雜質進入罐內,加劇浮渣問題。
(三)定期設備維護與菌群管理
加強設備結構維護,提升防泡沫與浮渣能力。為玻璃鋼化糞池加裝擋渣板(高度 1.2 米),防止浮渣隨出水溢出;若設備有曝氣系統,定期檢查曝氣頭是否堵塞(每季度 1 次),確保曝氣量均勻,避免局部氣泡過多產生泡沫;每年對罐體進行一次防腐維護(尤其鹽堿土區域),檢查內壁是否有結垢(高硬度水質易結垢),結垢厚時用弱酸清洗,提升罐內污水流動性能,減少浮渣堆積。
定期監測與調節菌群,維持穩定運行環境。每月檢測罐內菌群活性(如通過產氣量判斷,正常日均 5-8 立方米),若活性下降,及時投加對應菌劑(耐低溫、耐高硬度型);每季度采集污泥樣本,檢測沉降比(SV30 應在 20%-30%),若沉降比過低(<20%),投加污泥調理劑,提升沉降性,減少浮渣;建立菌群管理臺賬,記錄投加時間、劑量與效果,結合新疆季節變化優化投加方案,避免菌群失衡導致泡沫。
四、應急處理預案:應對新疆特殊場景突發問題
(一)風沙與極端天氣后的應急處理
風沙天氣后,立即檢查預處理系統與罐內狀態。清理格柵與沉砂池內堆積的沙塵,修復破損的密封設施(如檢修口蓋板),防止更多雜質進入;打開玻璃鋼化糞池檢修口,觀察泡沫與浮渣情況,若浮渣增厚,用高壓水槍打散后打撈,同時噴灑少量消泡劑(若有泡沫);極端低溫(<-20℃)后,檢查伴熱裝置是否正常,若因伴熱失效導致泡沫,需立即修復伴熱,提升水溫至 15℃以上,再處理泡沫問題。
(二)設備故障導致的泡沫與浮渣應急
若曝氣系統故障(如曝氣量過大)導致泡沫,立即關閉曝氣風機,啟用備用風機(若有),調整曝氣量至正常范圍;若預處理系統堵塞導致浮渣,立即停止進水,清理堵塞部件(如格柵、管道),待系統暢通后,少量進水并打撈浮渣;故障處理后,需監測 24 小時,確保泡沫與浮渣不再產生,水質指標(COD、SS)恢復正常,再恢復正常運行負荷。
總之,處理新疆 100 立方設備中的泡沫與浮渣問題,需結合當地水質、氣候與污水特性,從成因分析、針對性處理到長期預防,形成全流程方案。只有將 “源頭控制、過程調節、應急處理” 結合,才能有效減少泡沫與浮渣,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,適配新疆復雜的污水處理需求,為當地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保障。